
文章来源:admin 时间:2023-03-07
6月18日,高新区道德讲堂组织开展“中华传统文化——端午习俗”主题活动。活动主办方重点通过组织观看纪录片《中华长歌行—端午(成都篇)》、朗诵屈原诗句、粽子叫卖等多种表现形式,生动形象的阐释了端午的来历以及成都端午习俗。来自石羊街道、社区的部分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“五月五,是端阳,门插艾,香满堂,吃粽子,洒白糖,龙船下水喜洋洋……”身着一袭浅蓝色汉服的民俗老师陈林用一段欢快的四川童谣,拉开了本场活动的序幕。
播放的纪录片《中华长歌行——端午(成都篇)》,从端午节的来历讲起,讲到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,讲到了成都老字号粽子店,讲到了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,还讲到了成都端午节开展诗歌会、赛龙舟等节日活动,通过讲述和纪实影像穿插的方式,让现场群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成都端午的节日氛围。“我还记得小时候亲朋好友些坐在一起,缠线裹粽子,觉得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尤其香。”居民刘女士在看短片时说。
结合屈原的故事和爱国的话题,现场群众在主持人陈琳老师的领诵下,一起诵读了屈原的诗篇《渔父》中的名句,“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;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……”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。
“又来看,又来买,粽子的香味儿飘四海。粽子的味道香,胜过你喝鲍鱼汤。粽子的营养好,胜过你吃冬虫草……”陈林老师现场来了一段“粽子叫卖”的脱口秀,抑扬顿挫的吆喝,幽默诙谐的表演,博得现场群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。
“用地道的成都式叫卖,唤醒城市久远的记忆,展示传统的川味儿文化和节日习俗。这样居民朋友才会觉得有亲切感和亲近感。”陈琳老师在与笔者交谈中这样说。
表演结束后,现场的居民群众自告奋勇上台,即兴表演了磨剪刀、卖豆腐、收废品等各式民间叫卖秀,在居民互动中,将整场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。
在端午节来临之际,道德讲堂主办方还给参加活动的群众送上了一份吉祥——甜香软糯的粽子。“通过弘扬传统节日文化,让人们回归传统,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这是道德讲堂的功能之一。”高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说。(来源:高新区文明办)